与拜仁相爱相杀的名宿,在德甲差点提前退役,在利物浦解放杰拉德

admin 德甲 2025-09-02 3 0

迪特马尔·哈曼,这位足坛评论界出了名的“大嘴”,从球员到退役后的评论员,始终活跃在聚光灯下。他常常直言不讳,对拜仁尤为尖锐。比如,当拜仁错失维尔茨时,他讥讽豪门只会“雷声大雨点小”;当拜仁签下迪亚斯时,他又挖苦青训沦为“观景台”,暗示毫无价值。

然而,说他与拜仁有仇未免片面。事实上,哈曼与这家德甲巨无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:16岁进入拜仁青训,20岁升入一线队,在五年间为球队出战143场,攻入10球。身为后腰,他不仅能完成脏活累活,还时常能凭借远射建功。

在拜仁岁月里,哈曼也经历过荒诞一幕。1994-95赛季对阵法兰克福,拜仁大比分领先时,他替补登场,本应享受胜利,结果却成了败局导火索。原因并非他犯错,而是当时德国足协规定每场最多三名业余球员出战,而尚未签职业合同的他成了“第四人”。最终,拜仁被判负,主帅特拉帕托尼的“缺陷”绰号也因此被再次提及。

抛开插曲,他的实力毋庸置疑。1997年代表德国队完成处子秀便收获进球,但同年差点因突发疾病退役。在训练中,他曾突然身体半边瘫痪,怀疑是中风。所幸只是虚惊,三周后他重返赛场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拜仁总经理赫内斯彻夜陪同就医,足见对他的器重。德国媒体甚至称他为“秘密领袖”。

按理说,拜仁与他有延续关系的可能,但个性桀骜的哈曼自带不确定性。他抽烟的习惯并非离开德甲的直接原因,却也成为高层口中的潜在隐患。1998年世界杯后,他公开批评德国足坛假摔与恶劣犯规增多,技战术粗糙,于是毅然远赴英超,以550万镑加盟纽卡斯尔。

在纽卡斯尔,他交出了31场5球的答卷,但与主帅古力特水火不容,仅一年便离队。多特蒙德和阿森纳都曾有意签下他,最终却是霍利尔的劝说让他披上利物浦战袍,取代因斯,肩负培养杰拉德的任务。虽然首秀便因伤下场,但往后七年,他代表红军出战283场,捧起6座奖杯。

哈曼不仅防守凶悍,还有极强的比赛阅读能力,他的存在释放了杰拉德的进攻天性。英格兰中场曾调侃他“像女孩子一样一碰就叫”,但在2005年伊斯坦布尔奇迹后,杰拉德坦言:“比赛转折点是哈曼的登场。”他不仅稳固中场,还在点球大战首轮冷静命中。2003年联赛杯决赛,他送出助攻;2006年足总杯决赛,他点球再度建功,为红军画上句号。

在利物浦,他的光辉不可磨灭,被誉为“一个赛季仅会犯两次错的球员”。尽管未能如愿续约,他与队友关系融洽,和欧文养马,和老板抽雪茄,也曾与科威尔有过摩擦。

2006年,33岁的他已无法重返拜仁,只能在英超继续寻觅归宿。他差点加盟博尔顿,甚至草签协议,却因曼城主帅皮尔斯的关系改投蓝月亮。最终,曼城为此赔偿博尔顿40万镑。在曼城的三年,他已显露暮年气息,唯一话题似乎是与孙继海并肩作战。2007年受伤期间,孙继海还在后腰位置上崭露锋芒。

离开曼城后,他失业一年,37岁时才以球员兼教练身份加盟英甲米尔顿凯恩斯,但执教战绩惨淡,不久便下课。这段经历或许也是他转型评论员的契机。

作为球员,哈曼几乎囊括各类杯赛荣誉:德国杯、联盟杯、足总杯、联赛杯、社区盾、欧洲超级杯、欧冠——被称为“杯赛之王”。但他也是一个争议人物。2000年欧洲杯上,他被视作德国惨败的罪人,此后在国家队比赛中经常遭遇本国球迷嘘声。

回望其职业生涯,哈曼既是功勋也是刺头。他用犀利的评论和独特的个性延续了存在感,从拜仁青训,到利物浦巅峰,再到评论席上的“大嘴”,始终是足球世界里无法忽视的声音。